搜索

读懂《活着》才明白:最通透的活法,就是允许一切发生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07:36 来源:社会热点网

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这样评价余华的《活着》:“《活着》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,斗争和生存的故事,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。”书中所刻画的福贵在极端困境下的坚韧与无奈,恰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;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生活里,每个人都在为了活下去而拼命努力,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。但有时候,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,好好想想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,人性中的善良和残忍,又是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交织的。书中的徐福贵,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。福贵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:人要为了自己的感受而活着,与他人无关;做人要平常点好,不要与别人争;只要活得高兴,就不怕穷。活着是为了内心的满足,与他人无关余华在书中写道: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”以前总觉得活着好难,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,甚至想不清楚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。福贵原本是地主家的少爷,因赌钱输光了家产,成为贫农后,被抓壮丁。天寒地冻,在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,那时福贵体会到,好死不如赖活。福贵回到家后,日子虽苦,但安稳。好景不长,儿子有庆被无良医生抽血而死,女儿凤霞难产大出血而死,紧接着久病的家珍也撒手人寰。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死,外孙苦根因吃多了豆子撑死。福贵波折的一生,面对亲人一个接一个地离世,虽很难过,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宁静。每天与老牛相伴,视老牛为亲人的化身,与老牛絮絮叨叨地聊天对话,悠然自得地生活在田间。尽管有人认为福贵孑然一身的生活毫无意义,但他却活得自在逍遥,心无牵挂,充满爱意。生活的幸福取决于个人感受,而非他人评价。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,但我们都应追求幸福安康,活得充实。生活充满了苦难,只要我们不放弃生活的希望,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,去与生活抗衡,终会找到自己的幸福。朋友小兰离婚前,活在前夫及他人的评价中,很多事情达不到自己的预期,整个人身心俱疲。离婚后,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异地生活,亲戚都劝她把孩子带回老家,在老家重新开始,这样有什么事可以帮衬。也有亲戚劝她再找一个,以免一个人太辛苦。她都拒绝了这些好意,她不想再活在别人的嘴里,而是选择按自己的方式生活。其实,我们的生活没有围观者,也没有人在意你。我们常常受到外界评价与期望的左右,然而却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。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,找到内心的需求时,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。保持平和的心态,不必与人争锋书中有句说得好:“做人还是平常点好,争这个争那个,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。”现实生活中,有人喜欢跟人比较,这山望山高。有人为了一点利益去跟别人争斗,要知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争来很快也会失去。龙二靠计谋赢得了福贵的家产,但福贵从未跟龙二争斗什么,见了龙二还恭敬地叫声“龙老爷”。土改后,龙二因拒交家产,变成恶霸地主,被处决。龙二争来争去,不愿意破财消灾,最后把命给丢了。反观福贵,坦然接受老天爷给他的生活,不与他人争,不跟自己较劲。福贵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,珍惜家珍的不离不弃,对家珍和两个孩子更好,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。老话说,不争是争,争是不争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运势,倘若选择正确的道路,就无需参与无谓的竞争,属于你的东西终会归你。反之,若道路选择有误,付出再多努力也难以成功。而且,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成就,往往最终会导致更大的损失。戴尔·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点》中写道:“用争夺的方法,你永远无法得到满足,可是当你谦让的时候,你可以得到比你所期望的更多。”同村的小林离婚时,房产是婚后财产,按理本应各一半,小林费了很多功夫将房产争过来。谁知这套房产过户到小林手里没几个月,小林投资失败被迫卖掉抵债。看着到手的东西转眼就没了,小林真正意识到,世间所有的一切,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争夺也没用。属于自己的东西,始终会留在自己身边。从此,她看淡得失,不与人计较,不与人攀比,过着平淡的生活。老祖宗有句话:德不配位时,争来的东西也会守不住,很快会失去。与他人争斗,可能会失去更多,倒不如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,不与人争,珍惜眼前的幸福。只要生活愉快,贫穷也不足为惧生存本身就是一种福祉,不论生活带给我们多少艰辛与挫败,只要我们依然活着,就蕴含着希望,就拥有改变命运的可能。假如每日愁容满面,即便拥有财富与地位也毫无意义;相反,活得愉快就不惧怕贫穷。福贵破产后,老爹被气死,福贵坐在茅屋前,一会儿眼泪汪汪,一会儿唉声叹气。福贵母亲深知无法改变事实,只盼福贵改过自新,好好活着。福贵母亲常对他说,只要人活得高兴,就不怕穷。福贵改过自新,从龙二手里租来5亩田种,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。妻子家珍毫无怨言,换上粗布衣裳,帮福贵打理田地和家务,整天累得喘不过气来,还总是笑盈盈的。女儿凤霞从砖房搬到茅屋里住,她每天照样高高兴兴,吃起粗粮也不往外吐。日子虽苦,但一家人都在这个贫穷的家而努力,生活安宁满足。毕淑敏说:“人生的快乐,就是能在这个尘世乐其所乐,安其所安,不用献媚于谁,不用被物质奴役。”生活的质量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富程度,而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。在一个小村庄,有个叫大山的男孩,家境贫寒却很乐观。一天家中遭遇大火,财物尽毁,父母很是绝望。大山却以笑容和乐观支撑父母,他们在众人的帮助下,重建家园。生活虽然困难,心中却充满希望,大山用他的乐观坚韧照亮了未来。乐观的生活态度,就像一束明亮的光,穿透生活中的重重迷雾,使我们明白,物质的贫乏并不可怕。可怕的是我们常常被物质所束缚,如同蚕茧一般将自己困住。只有当我们学会珍惜当下,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,不把希望完全寄托于物质的获取。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,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时;我们才能够突破自己的欲望,真切体会到生活的美好,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是内心的充实与满足。活着是为了内心的满足,与他人无关;保持平和的心态,不必与人争锋;只要生活愉快,贫穷也不足为惧。罗曼·罗兰曾说过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。”因此,就算生活再苦再难,只要我们能守住心里的那份平静,好好珍惜眼下的每一天,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,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。作者| 诗漫·阿令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热门文章
文章排行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读懂《活着》才明白:最通透的活法,就是允许一切发生,社会热点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