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时尚

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,约定来年秋后问斩,第二年全部被赦免

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,约定来年问斩,没想到第二年,李世民看着回来的死囚,做了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。“怨女三千放出宫,死囚四百来归狱。剪须烧药赐功臣,李勣呜咽思杀身。含血吮创抚战士,思摩奋呼乞效死。”白居易在席间听完《七德舞》后大为震撼,马上写了这篇著名的《七德舞,美拨乱,陈王业也》来赞颂唐太宗的功德。其中提到好几个典故,都是体现唐太宗仁德的故事,比如“怨女三千放出宫”和“死囚四百来归狱”。故事是这样的,贞观二年,李世民登上帝位后就励精图治,梦想着做一个仁德的好君王,广纳谏言,大臣们的建议他都很愿意听。此时中书舍人李白药就奉上一封奏折,上面写道:“太上皇宫和掖庭宫女数量太多,没有活干还要耗费大量物资,阴气太重,或许老天迟迟不下雨就是因为此事。”这是有些迷信的,天气怎样和宫女数量多少有何关系?当然这还是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,当时人们普遍比较相信这些。李世民看后也觉得有道理,于是就下旨缩减太上皇宫中和掖庭的宫女数量,至于这些宫女何去何从,可以给些盘缠打发她们出宫去嫁人。得知这个消息,宫女们自然是欢欣鼓舞,感恩戴德。因为这就相当于她们重获新生了。我们都知道,在古代签了卖身契那就是一辈子的,一辈子为奴为婢,任人打骂,很少有人脱身得到自由的。这些宫女进宫后,也没想过能出去,有些野心大的会想办法攀附上权贵,成为权贵的小妾或者被皇帝宠幸,成为妃子。但那都是少有的幸运儿,大多数还是要在宫里蹉跎一生,直到老了没用了才会得到一些钱回家去。可是没儿没女的宫女,出宫了结果也不会多好,大多是孤独终老。而经过李世民特批的这些宫女大多年龄都不算太大,20多岁,还能出去嫁人生子,因此她们都感恩戴德,自觉歌颂李世民是个明君。类似的事情“死囚四百来归狱”讲的是贞观六年的事情,说当时李世民自觉天下已经太平,自己的梦想已经初步实现了。可是有一天他发现刑部的奏折还是很多,难道现在犯罪的人还是很多吗?他找来刑部侍郎问话,发现罪犯还是很多,甚至即将要被处决的死刑犯都有将近400个。一个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,怎么会有这么多死刑犯?不信邪的李世民亲自到监狱去查看。被关押的罪犯们看到他大驾光临,瞬间就激起喊冤的斗志,纷纷叫喊:“皇上,我是被冤枉的!放我出去吧!”李世民听着他们的话,拎出一两个来问话,询问他们都犯了什么事,至于到处以极刑的地步。听着听着,李世民觉得他们的犯罪事实按照律法来说确实是成立的,但是都有各种不得已的缘由,比如被恶霸欺凌,被官兵欺压等。而且他们大多出身贫寒,尚且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。“这样吧,朕给你们一个机会过年回家完成你们最后要做的事情,明年秋天你们回到这里认罪伏法,如何?”李世民当着随行官员的面,对着监牢中罪犯说道,罪犯们听到皇上这样的话,纷纷下跪谢恩。大臣们听说这事,都很纳闷,皇上是不懂人性吗?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,走了谁还会回来?当然也有些大臣已经猜到李世民的意思,对此事不置可否。第二年,那些没懂李世民意思的人,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,看他这一国之君怎么收场。没想到那些囚犯竟真的陆续回到了监狱,监狱长点点人数,发现回来了389名,还差一名!这下那些人开心了,就算389名都回来,最后一个不回来也是打他的脸。可就在他们幸灾乐祸时,最后一名竟然姗姗来迟了,还解释了他为何来晚的原因——路上生病了。390名囚犯一个不差地回到监狱等待处置,朝野上下皆是震惊,连李世民自己也惊讶。不过他还是很高兴的,随即大手一挥,再次下旨:因你们诚信,本性不坏,特赦!这圣旨一下来,390名囚犯真正获得了自由自身,李世民也获得了明君的称号。这个故事在有些人看来,有夸大的成分,认为不可能全部都回来。不过也有人认为,他们并不是都想回来,而是不得不回来。毕竟在古代连坐制度是普遍的,囚犯想跑,也要考虑一下家人,还不如用自己一条命,换族人的平安。参考信息: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:唐太宗录囚三事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